当前位置:主页 > 教育快讯 >
相关新闻

加拿大私校毕业的孩子有什么不同?离上层很近

2014-05-28 10:09

George的一儿一女,看起来很自信有主见,带点精英的神采。姐弟俩中学时双双读私校,现在女儿Ann读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生物专业,希望以后读牙医;儿子Ray已考上纽约大学商学院,打算以后学法律。George很认可子女选定的职业方向,“不光是华人,整个社会通常都觉得做律师医生是理想职业。”

太太做专业工作,他投资房地产,做得早赶上了好时候,收穫还不错。按George的话说:“我们不是富人,属于中产阶级。”他相信学习环境对孩子教育有很大影响,捨得在教育上投资,不管是送孩子上私校,还是送他们去美国读书,都是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,用平常心看待大人物和权威。

不会觉得大人物高不可攀

1990年,George留学美国读MBA时认识太太,他们当时在美国读硕士。几年后,George到UBC读博士,他们来到加拿大。读了一年金融博士就拿到加拿大移民身份,于是放弃学业找工作了。夫妻俩在加拿大生下女儿,曾短暂回到美国工作,生下儿子。后来,一家四口就在温哥华定居了。

两个孩子学习都不错,小学的时候父母还没有条件让他们读私校,也没这个概念,对于他们圈子中的留学生家庭来说,私校似乎有点高不可攀。等到女儿上到8年级时,考上了着名的私立女校Crofton,那时他家的经济条件已经改善,有能力送她上私校了。

两年后,儿子到了8年级,考上了着名的私立男校St. George。女儿考上私校时,他卖了一个投资房,儿子上私校,他又卖掉一个投资房。他带儿女去看那两个卖掉的房子,说:“是这个房子供你读的书。”话虽然这么说,实际上,当然是他们夫妻俩努力挣钱供孩子读书了。

很多家长重视智力投资,但大家投的方向不同。问什么要花这么多钱送儿女上私校?George 说,上私校后,成绩未必提高很多,但孩子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了。因为带孩子出去,一提到他们上的是哪家学校,人们立刻将羡慕的眼光投向他们。上这类名校,不光是要出得起学费,是要在很多人的竞争中考进去的。自信心使他们学习更有兴趣,也更自觉。

George说,加拿大的公校也不错,但公校有时会有教师罢工,私校不会罢工。私校的成绩在菲沙排行榜上虽然一直遥遥领先,但他们通常不以此为招牌,他们的口号往往是,让学生全面发展。私校的课外活动多,儿子参加了学校的乐队,他演奏大号,还去欧洲、美国演出呢。女儿也参加了学校的乐队,表演钢琴、黑管、萨克斯风。

送孩子上私校的另一个收穫是,他们离上层社会和各种专业精英的家庭很近,消除了神秘感,觉得富豪、大人物也是普通人,开阔了眼界。有同学的父母是大企业的老闆,还有的家长拥有电视台的频道,律师医生的家庭更多了。George说以后孩子走上社会就不会觉得大人物高不可攀,与他们相处比较自然。 

礼仪上的训练也使孩子获益匪浅,在小学在学校对老师不是直唿其名,而是叫先生女士。上学穿校服,男生穿西装,女生穿裙子,这身打扮穿惯了,就很自在,是自己形象的一部分。长大以后穿这样的服装就会很自然。

谈到教学质量,他认为私校老师水准未必比公校高,但不像公校那样拿铁饭碗,他们做事更努力更负责。学生是经过挑选进来的,素质普遍比较好。进了私校也不能对孩子放羊,学校要求家长的参与比较多。经常举办活动,还需要家长做义工。

不上补习班自己为孩子辅导

George的儿女现在都在美国读大学,报考前基本没上补习班,都是他自己辅导。他自己考过託福、GRE、GMAT,虽然没考过SAT,但觉得不难。他说,GRE是考研究生用的,SAT是考大学用的。考试机构和考试类型一样,所以SAT更容易。不过,他考GRE没作文,对SAT作文没把握,就不辅导孩子作文。他读高中时英语是全年级第一的,他的英语程度是可以开班授课的。他辅导孩子们数学也没有问题,说,本地高中的数学比较简单,主要是平面几何,有一点立体几何。他说,自己为孩子辅导效率更高,而且有针对性。

来自富人家庭的同学多,孩子会不会感到压力? George说不管在什么学校,学习好都是硬道理。他的孩子们学习好,在学校还是受同学羡慕的。孩子的朋友也大多是成绩好的。

与他们这一代在中国上学相比,在加拿大接受教育的儿女要轻松得多。他们阅读范围宽,知识面更广。像加拿大的其他孩子一样,他们也做义工,做慈善,参加各种活动,有参与社会的意识。

女儿和儿子上中学时,每年都会参加一个模拟联合国活动,有几百个学生参加,大家住在温哥华市中心的宾馆中,模拟联合国的运作,每个人代表不同的国家,处理各种国际事务。George觉得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瞭解世界和社会有益处。

为视野和思维上美国大学 CanadaMeet

“上美国大学是我的主意。”George说,加拿大的大学也不错,但国际最顶尖的大学在美国。所以他让孩子上美国前几名的大学,如果上一般学校,就不花那钱了。他在加拿大读过一年博士,老师不错,但论文在美国发表更被看重。加拿大的公司做好了,往往也会被美国收购。他觉得去美国读书,可以开阔视野,见到这些所谓国际权威,打破神秘感。儿子是美国公民,可以拿学生贷款,但毕业后还款的压力还是不小的。他和太太也需要努力赚钱,帮助儿女完成学业。

两个孩子都愿意去美国读书,也愿意为之努力。他们除了学习好,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,做义工,为慈善事业募捐。因为全面发展,两个孩子都被美国名校录取了。

女儿已经在美国读了一年大学,儿子今年下半年入学。从女儿的进步看,他认为送他们去美国读书是值得的。美国的人口组成与加拿大不一样,美国大学比加拿大有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。换了学习环境,可让他们瞭解美国社会,体验到不同的文化。

在北美长大的孩子,往往很独立有主见,父母如果过分督促,会形成逆反心理。George的经验是,树立目标很重要,会使孩子学习有了很大的内在动力。女儿很早就把当医生当成目标,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。儿子一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到11年级才决定要学商业,工作几年后再读法学院。儿子的目标是在George的建议下确立的。儿子文科好,记忆力好,适合学法律。他的建议被儿子接纳了,就变成了儿子的目标。从此他学习努力多了。

因为儿子不是拼命读书的人,在填志愿时,他没有建议儿子报考最顶尖的学校,不能让他跟最勤奋的学生竞争。在提早录取的报名中,他们选择了排名第5的纽约大学商学院。他们的态度是,如果不被录取就算了,录取了上这个学校也不后悔。

George夫妇两个都是知识分子,专业人士型,现在两个孩子都在通往专业人士的道路上努力,George说,儿女的见识比我们多,思想也更丰富。他希望下一代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,比父辈做得更好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